國內教育市場越來越國際化,從辦學理念,到智慧課堂,到個性化教育;越來越多高品質的國際學校拔地而起。今天我們與ANT設計團隊一起探討“學校”這個課題。
背景介紹:ANT是一家有著多年從事學校設計經(jīng)驗的境外設計工作室,從K9、K12、高校校園設計,有著豐富的從校園定位到施工落地實現(xiàn)的經(jīng)驗。
問:如何定義教育,或者說我們的未來教育如何定義?
答:根據(jù)法國哲學家德勒茲關于社會及知識結構發(fā)展理論來看,古代教學模式是根系式的:一個老師可以教授所有學科;到了現(xiàn)代社會是簇根式的:根據(jù)專業(yè)科目分配專業(yè)老師;未來教育則會是更扁平化、多元化、融合式的教學模式。教師與學生之間,專業(yè)之間,學科之間,年級之間的界限會更加模糊與關系更加扁平化;教學環(huán)境上,學習和生活空間,教室與其他公共空間等之間,私密與非私密空間之間的關系也變得越來越多元化。
問: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什么
答:首先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國內外的教育理念
從上面的總結中,我們可以輕易的找出共性:注重素質教育與體能教育、個性化教育的實現(xiàn)、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及社交與情感交流、教師角色定義更多元化、數(shù)字、智能化教育模式的運用、辦學模式更多樣性。多年教育建筑的設計經(jīng)驗,讓我們能更好地理解那些萬變不離其宗的法則。
問:那么建筑師在實現(xiàn)上述核心要素的實踐中應該有哪些關注點?
答: 1、注重素質教育與體能教育:注重室外室內活動場所的營建,就算在狹小的地塊中也盡量多地提供給學生。創(chuàng)造多樣的空間形式讓教育工作者有發(fā)揮素質教育的空間。
2、讓學習無處不在:注重個性化教育、因人施教,讓學生和教師在校園的各處都能找到多樣地和學生交流的場所,而不僅僅是教室和辦公室。
4、教師角色定義更多元化:現(xiàn)在知識的獲取途徑變得極其便捷,這給教師帶來了更大的挑戰(zhàn),對學生的培養(yǎng)需要不同的途徑和方式;授課老師與生活老師的有機組合,能夠把知識傳授、興趣挖掘和生活能力、心理的健康結合起來給學生全面的培養(yǎng)和提升。
5、數(shù)字、智能化教學模式:目前傳統(tǒng)公辦學校使用的設備相對較落后,還是基于黑板和粉筆,目前我們接觸的校園設備中有ITS、CAI、AI。各種先進的教學設備的使用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,也便于老師對教學質量的總結。
6、適應改變的靈活空間:由于教學模式的多樣性,對空間的靈活性有了更高的要求,可以利用各種時段使用率較低的不同空間來為多樣的教學服務。